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
文学云作家报淄博词典
淄博词典天空之城云朵儿云朵儿
楼主: 宋庆法

《田齐列传》正在连载中

[复制链接]

19

主题

115

回帖

920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92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7-30 09:13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

莒城内一片狼藉。
王孙贾收复莒城后,得知世子法章是死是活不知所踪,他说:“大王死了,现在世子也不知沦落何方,我们犹如无头苍蝇,那怎么能行?”
有人说:“据传世子还活着,只是改名换姓流落到了民间。”
“只要还活着就好,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找到他。”
“咱们这些人只知有世子其人,谁都不知他长什么模样,怎么找?”
王孙贾:“这个不难,那时我经常出入王宫,我们又是宗族,我认得他,他也认得我。找个会画像的人来,按照我说的模样画出来,大街小巷张贴,不怕找不到他。”
“怕的是找到了他自己也不会承认。”
“就说我王孙贾派人找他,他一定不会有任何顾虑的。”
说完这些,王孙贾便安排一些人到处打探世子的下落。
太史敫的书房里。
王孙贾派出的探子说:“太史,世子就在你家,你快请他出来相见。”
太史敫问:“世子?什么世子?”
“老人家,你就不要装糊涂了,自从燕人攻占齐国后,大王的儿子就来到你家避难,现在燕人被打败了,我们就是来请他回去的。”
太史敫两手一摊:“不可能啊,世子在我们家,我怎么不知道?”
“你们家小姐告诉我的。”
“是我告诉他的,王立就是世子田法章。” 映月边说边走进来。
“你怎么知道的?”太史敫盯着女儿。
映月脸红了:“他,他亲口告诉我的。”
太史敫对管家说:“快去把王立叫来!”
“不用叫,我来了!”王立跨进门来。
探子急忙起身,问:“你就是世子田法章?”
“我不是什么世子 ,也不叫田法章,我叫王立。”
太史敫:“我说嘛,你们弄错了。”
探子:“不会错的,他就是世子田法章。”
映月拽着王立的胳膊说:“你就实话实说吧,怕什么。”
王立悄悄附在映月的耳朵边说:“谁他们这些人是什么来头?我若跟他们走,会不会是有人想借机杀了我,容我便静观其变。”
映月:“是谁指派你们来的?”
探子:“是将军王孙贾。是他率领队伍诛杀了淖齿,为齐王报了仇,让我们来寻找世子的。”
王立:“哦,是这样,王孙贾是我的宗族,他认得我,你带我去见他吧。”
“不,我要让他亲自来接你。”探子急忙离去。
太史敫急忙下跪:“委屈殿下了,请恕我不知之罪。”
“没有您的收留,我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,怎么能怪罪您呢,快请起,快请起!”边说边把太史敫拉起来。
王孙贾亲自驾着銮舆,把田法章接到行宫内,立他为新王(即齐襄王)。
齐襄王在莒城居住五年后,将领田单到莒城迎接襄王回到齐国都城临淄。
莒城中的映月,自从襄王离开后,茶不思饭不想,整日郁郁寡欢,一有空就站在高处朝着临淄的方向看。
丫鬟问:“小姐,王立不是原来的王立了,他现在是齐王,恐怕早已把你给忘了。”
“不会的,他应该不是那种人。”
“那他为什么不来接你去临淄?”
“国家遭到横祸,还没有恢复元气,治理国家头绪繁杂,大概是一时半会忙不过来吧。”
“再忙他也不应该把你撇在这里,多长时间了不管不问。”
“不要说这些了,你去看看大路上有没有车辆驶来。”
过了一会儿,丫鬟回来说:“小姐,大路上除了逃灾避难的穷人,并不见有车辆驶来。”
映月:“唉,知道了,过段时间你就出去望一望,若有皇家车马就赶快告诉我。”
“好来。”
一连多少天过去了,丫鬟总是说不见有车马,无奈的映月将自己关在房里,含泪写就一封书信,封好交给管家说:“你尽快想办法赶到临淄,将这封书信交给齐王。”
这天,襄王接到来自莒城的书信,他展开信札翻看,上面只有两首诗:《晨风》鴥彼晨风,郁彼北林。未见君子,忧心钦钦。如何如何,忘我实多!山有苞栎,隰有六駮。未见君子,忧心靡乐。如何如何,忘我实多!山有苞棣,隰有树檖。未见君子,忧心如醉。如何如何,忘我实多!和《黍离》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行迈靡靡,中心摇摇。知我者,谓我心忧;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。悠悠苍天!此何人哉?彼黍离离,彼稷之穗。行迈靡靡,中心如醉。知我者,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。悠悠苍天!此何人哉?彼黍离离,彼稷之实。行迈靡靡,中心如噎。知我者,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。悠悠苍天!此何人哉?
“唉,是寡人忙昏了头,我懂你的心。”襄王自言自语了这句话后,对管家道:“你将这些收拾好的衣服,一定要在清早鸡叫的时候送给她。”
管家惊讶了一番,对襄王的举动莫名其妙。
身在莒城的映月,见襄王赐予的一箱子乱七八糟衣服,高兴地说:“立刻安排车马,齐王要召见我。”
管家:“齐王没有对我说要召见你啊。”
她指着那些衣服道:“让你早晨鸡叫时送来衣服,已经讲得很明白了,这些颠三倒四的衣服,就是要找见我的信号。”
丫鬟问:“小姐,此话怎讲?”
映月朝着远方,轻声低吟:“东方未明,颠倒衣裳。颠之倒之,自公召之。
东方未晞,颠倒裳衣。颠之倒之,自公令之。折柳樊圃,狂夫瞿瞿。不能辰夜,不夙则莫。”
不几日,映月来到齐国成婚,王府内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又隆重的婚礼。
襄王掀开红盖头,说:“从今日开始,你就是我们齐国的王后了。”
映月:“王上,我没看错人,现在你相信我的慧眼了吧?”
“王后不是平凡女子,具备经天纬地之才,往后国事全靠你来执掌了。”
“我乃一弱女子,台面上的事还是你这个大王周旋文武众臣,我甘愿做你的铺衬。”
“好好好,明日我就正式册封你为君王后。我怎么看你今晚心事重重的呢?”
“儿行千里母担忧,现在来到临淄,一切都是我自作主张,即使做了王后,爹爹他也不会同意的。”
“不怕他老脑筋不开化,你做了王后,估计他老人家高兴还来不及呢。”
“你还不了解爹爹的脾气,他那个老古董,撞上南墙九头牛也拉不回来。”
“本王想办法,会让他接受的”



女儿做了齐王后,消息传到莒城,太史敫是个儒生,伦理思维定式僵化,得知女儿居然在没有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的情况下嫁人,气的半死,说:“女无媒而嫁者,非吾种也,污吾世矣!”
儿子后胜在一边劝慰道:“爹爹,既然生米已经做成熟饭,就不要再追究了。”
“什么?你也这样认为?!”
“这样的好事,有的人一辈子都巴结不上呢。”
“混账话!‘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’。昔日桓公为公子时,曾来到莒国避难,返回齐国当了君主之后,结果怎么样呢?却不念旧德,使莒国成为齐国的附庸,最后成了齐国的‘五都’之一,这些我们能忘记吗?”
“现在妹妹是齐国的王后,我们做外戚的必然要跟着沾光,你还认那个死理干啥?”
太史敫被气得胡须一抖一抖:“现在我宣布与她从此脱离父女关系,有生之年永不见她!”
“何苦呢,真是。你不见她,我要去见她。”
“要去你自己去,你去了我也要与你断绝父子关系!”
后胜没有被爹爹的狠话吓倒,独自来到临淄,将事情一五一十说了。
映月说:“父亲不见我,我不能怪他老人家,一切都是我自作主张带来的过错。但我要做到作为人女的礼节。”
“妹妹是个知书达理的人,不要跟老顽固一般见识。”
“那是自然,既然你投奔我而来,你就暂且在朝中担任个职位吧,磨练磨练,也许王上开恩,会重用你的。”
“全凭妹妹为我做主。”
公元前280年,君王后为襄王生下儿子田建。
襄王带领文武大臣察看都城。
想当年,都城是何等辉煌,遭到战火洗劫后,现在是处处残垣断壁,瓦砾遍布街巷,襄王怆然泪下,说:“先王们的业绩功亏一篑,前事不忘后事之师。”
大臣:“王上回来了,我们大齐国定会再次辉煌的。”
“谈何容易,能苟且自保就不错了。走,咱们去看看稷下学堂到什么程度了。”
出稷门,高屋广厦的学府内空无一人,襄王问:“那些学子们都去哪儿了?”
大臣:“自从被外军占领后,学子们各自投奔他方。”
“荀况老先生呢?”
“听说投奔到楚国,做了兰陵令。”
“他是个人才,已经做了多少年的祭酒,我要重新恢复稷下学府,继续让荀况这般当世大儒担任祭酒,你安排专人去把他请回来。”
“遵王上之命,臣这就去办。”
在这场旷世之战逐渐恢复平静后,齐国在慢慢复苏时,由于魏国是联军的参与者,担心齐国的新君寻找机会报复,魏王急于修复与齐国的关系,派遣中大夫须贾前往齐国进行和谈,而范雎正在中大夫须贾的门下,便以舍人的身份随行。范雎和须贾到达齐国后,逗留了数月也未能见到襄王。
这天,相国后胜说:“大王,魏国使者须贾已来数月,在驿馆等候你的召见。”
不说魏国便罢,一提起魏国来的使者,襄王一脸怒气说:“一个魏国的中大夫,有你见他就行了。”
“他说这次来,一定要见见你。”
“那你就安排一下吧。”
须贾来见襄王,例行完必要的寒暄仪式后,襄王厉色责备他说:“你们魏国反复无常,参与联军来进攻我们,若不是我国军民共同反抗,我们齐国早已不复存在了。”
须贾面色难看,说:“我们也是受到了燕国的蛊惑,我王很是惭愧。”
襄王看着他俩,眼前出现联军进攻齐国的一幕幕画面,又想到了惨死的父亲,眼含热泪愤怒地说:“先王之死也与魏国有关!”
这时,须贾陷入了沉默,对襄王的质问无言以对。
然而,范雎看到这一情景,毅然挺身而出,说:“齐王,您的话不对。”
襄王看了一眼范雎,问须贾:“此人是谁?”
须贾:“他是我的一个门下,今天随我以舍人的身份来访。”
“一个舍人,也敢如此轻狂?”
“齐王,我是一个舍人不错,您可曾听说过‘肉食者鄙’?当时魏国参与联军进攻齐国,时移世易,我们是不得已而为之。若是当时穷追猛打下去,齐国还有能力复国吗?您还能有机会是现在的齐王吗?魏国当时已经手下留情了,如今要跟你们恢复关系,您却扯出旧账来,那样冤冤相报何时了!”
襄王听他抑扬顿挫说完后,眉头却舒展开来,说:“你作为舍人,寡人敬佩你的勇气和口才。你可否留在齐国,帮助寡人治国理政呢?”
范雎:“齐王的好意,范雎实难从命。”
“你在齐国,可以得到比其他卿大夫更丰厚的俸禄啊。”
“大王,雎此行的目的,是与中大夫前来修复两国关系的,您的好意我领了,我也不能辜负魏王。”
须贾在一旁面面相觑,不知如何是好。
襄王吸取了前王的教训,一生没有对外征战,即使公元前274年赵国将领燕周率军攻打齐国,夺取齐国的昌城、高唐二地;公元前271年赵国大臣蔺相如率军攻打齐国,攻至齐国的平邑后撤军;公元前270年秦国攻打齐国的刚邑和寿邑二城,襄王也始终按兵未动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9

主题

115

回帖

920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92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7-30 09:13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

田单因救驾之功受封安平君。
严冬的一个傍晚,田单在朝中理完政事,乘了车子,要过淄河回安平城,淄河的水已结了冰,这时漫天纷纷扬扬地下着鹅毛大雪,呼呼的西北风吹在人身上,刀割剑穿一般,树枝摇曳着,发出尖厉的叫声,几只寒鸦在半空中抖动着翅膀,发出阵阵哀鸣,天气冷的邪乎。
田单的车子出了临淄城东门,到得淄河岸边,一阵冷风吹来,田单禁不住打了个寒颤,他急忙裹紧了衣服。
这时,他忽然看到前方不远处,路旁雪地里躺了一个人。田单连忙喊车夫:“快停下车,地上好像躺着一个人。”
车夫说:“这么冷的天,就是个人也早就冻死了。”
“咱快去看看,能救人一命就救救他,谁也有亲人。”
车停住,田单下车走到近前一看,见是一个老者,佝偻着身子,蜷缩在雪地上,老人身上的衣服破烂单薄,消瘦的脸上布满皱纹,须发跟雪一样白,面色蜡黄,两眼紧闭。
田单急忙俯下身子,伸手往老人身上摸了摸,老人四肢已经发凉,只有胸口处还有一丝余温,鼻中尚有微微气息。
田单问他话,老人已命在旦夕,只是摆摆手、摇摇头,话已经说不出来。
车夫也来到跟前,他立马尖叫了一声:“啊?!这是我爹。”
田单来不及多问,立即解开上衣,又把老人的上衣解开,迅速抱起老人,胸对胸紧紧搂在怀里。然后,田单抱住老人上了车子,让车夫加快速度往安平城赶奔。
回到家时,觉得老人身上已经有了些许暖气,脸上现出淡淡的红晕,气息也大了。
田单忙令家人细心照顾,老人终于能说话了。田单问他:“老人家,大冷天你怎么在外边不回家啊?”
老人指了指车夫说:“我,我还不是为了等他。我估计该退朝的时候,我左等右等看不见你们,不知不觉就把我冻得不省人事了。”
车夫跪在床边,一把鼻子一把泪,说:“要不是田相国看到,你就没命我就没爹了。”
田单雪地解衣救人的事,一传十,十传百,很快传遍了齐国,人们都纷纷称赞相国爱民如子,对田单更是尊敬了,把临淄城东淄河岸边称做“田单解裘处”。
这件事引起襄王的疑虑,他对近臣贯殊说:“田单这样做的目的,是靠施小恩小惠在抢夺民心,这样下去,将来可能要谋取我的国家啊,不早想办法,恐怕后悔都来不及了。”
贯殊一时不知如何回应是好。
襄王:“你没听到我说的是什么吗?”
贯殊一拱腰道:“我听到了。大王不如借此做一件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,大王应该大力称赞田单的优点,下令说:‘寡人我忧虑人民的饥寒,田单就能收来粮食让百姓吃;寡人我忧虑人民挨冻,田单就脱下皮衣给百姓穿;寡人我忧虑百姓太辛劳。田单也忧虑这件事,他这样做很合我的心意。’大王要知道,您赞美田单的优点,也就是宣扬大王您的优点。”
襄王听取了贯殊的建议,赏赐给田单一些牛肉和酒,并称赞他的品行。
过了几天,贯殊又来见襄王说:“大王到早朝时应该召见田单,并在宫廷里给他作揖,亲自慰劳他。”
襄王也照着做了。果然齐国大臣,都效法田单寻找饥寒交迫的百姓,赐给他们饭吃,并且相互传说:“田单如此热爱百姓,原来是大王让他做的!”
这样一来,田单在齐国的地位越来越高,人们对他很尊敬有加。
有一个叫貂勃的人,却经常公开说田单的坏话:“田单伪装成善良,其实是个小人呢。”
这话传到田单耳朵里,他感觉到很奇怪,暗自思忖:别人都说我好,为何貂勃在公开场合不避嫌疑,到处说我的坏话呢?其中必有蹊跷,他特别备了宴席请貂勃。
田单问:“我和你不是很熟悉,你为什么骂我是小人呢?”
貂勃回答道:“盗跖的狗向尧狂叫,并不是狗尊重盗跖,鄙视尧帝,狗只是不咬自己的主人。公孙子贤能,徐子无能,让他们互相争斗起来,徐子的狗会咬公孙子。”
田单:“你就简洁了当地直说吧,就咱们两人,不必绕弯子了。”
貂勃:“我与你结交,又无法接近你,不得不故意这么做。”
田单明白了一切,便向襄王推荐了貂勃,貂勃当上了中大夫。襄王的九个宠爱近臣,他们看着田单碍眼,一心想除掉田单,又不好直接去设计陷害,这九个近臣就从貂勃这里下手。
燕国进攻齐国时,楚王曾派兵援助过齐国,齐国派貂勃去酬谢楚王。貂勃出使到楚国,楚王接待了他,并且设宴款待他,很长时间貂勃没有回国。
宠臣便乘机在襄王面前诋毁他,说:“貂勃是个普通的人,被楚王挽留,是因为他仗着田单的势力,田单这个人高傲自大,对待大王,不遵君臣之礼,没有上下之别,他是想要图谋不轨,希望大王注意田单这个人。”
襄王最害怕王位不稳,果然中计,他当即下令:“让田单来见我。”
田单一听齐襄王召见,知道有小人坏事,马上去请罪,都来不及戴帽子,没有穿鞋子,半露出身子,打着赤脚,说:“貂勃是臣推荐的,如今他滞留楚国,臣有罪。”
襄王:“你知罪就好,你打算让寡人怎样处理你呢?回去好好想想吧。”
田单退出时又请求:“臣罪该万死,请大王赐臣死罪。”
襄王对宠臣道:“寡人找不出理由害田单了。”
宠臣听襄王这么说,一个个面面相觑。
数日后,貂勃从楚国回到齐国,襄王设宴款待他,当喝的差不多的时候,齐襄王大声叫道:“去叫田单来。”
貂勃虽然也喝了很多酒的,他马上离开坐席,行大礼参拜,然后严肃地说:“大王这是说亡国的话。”
襄王喝了不少酒,说:“我说了什么亡国的话了?”
貂勃问道:“大王跟周文王、齐桓公相比怎么样呢?”
襄王都实事求是回答:“我不如。”
貂勃接着说:“周文王得到了吕尚,尊他为太公;齐桓公得到了管夷吾,尊他为仲父。大王得到了安平君,为何叫他的名字‘单’。”
襄王:“是寡人一时口误。”
貂勃:“口误?当初大王不能保住自己的国家,燕人出兵侵犯齐国,您逃到城阳山中,安平君凭着区区即墨的三里之城,五里之郭,带领着七千疲惫的士卒,俘获了燕将司马,收复了千里的失地,这都是安平君的功劳。反过来说在那时,如果他挟持在城阳的襄王,而自立为王,诸侯也不能阻止他。但是安平君没有这样做,后城阳山中迎接了大王和王后,您这才能返回国都,治理国家。现在国家安定,您不尊重安平君这样做是不对的。这也不是大王的错,是大王身边近臣唆使的,还是请大王杀掉这些人,同时向安平君道歉。”
襄王被貂勃这番灵魂拷问说懵了,好一阵子才恍然大悟,当即下令:“杀掉那九个宠臣,把他们的全家驱逐出境,并将夜邑万户之地益封给安平君田单。”



君臣之间的嫌隙,貌似天衣无缝,还是被嗅觉灵敏的赵国知道了。
赵国明白田单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人物,乐毅能被燕国挖了去利用,我们何不将田单挖过来为己所用呢?找过想了个办法,用三个大城和五十七个村镇送给齐国换田单。
有这等好事,襄王以此为借口,巴不得田单离开。
田单郁郁寡欢,踏着积雪独自一人来到晏婴墓前祭拜。
他口中念念有词:“晏相国,您凭矮小身躯曾服侍国三代君王,您的智慧单无法企及;我堂堂八尺男儿,用一出火牛阵打败燕军,收复国土,扶偏安莒城王上位的首功之臣,怎得侍奉不好一个落败之君?我若是有您的半点谋略,也不至于到这步田地。您是我最崇拜的相国,单要与您告辞了。”
甬道上雪地里,只留下田单来回的脚印。田单在赵国先为将,帮助赵国攻下燕国三座小城。
到第二年,田单就被赵王封为相国。
荀子不无遗憾地说:“齐之田单,楚之庄蹻,秦之商鞅,燕之缪虮,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。”
齐国失去了田单,秦赵等国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。
公元前274年赵国将领燕周率军攻打齐国,夺取齐国的昌城、高堂二地。
公元前271年赵国大臣蔺相如率军攻打齐国,攻至齐国的平邑后撤军。
公元前270年秦国攻打齐国的刚邑和寿邑二城。齐国面临被秦国吞疆夺土的危险,范雎自荐秦昭襄王,劝阻了秦国的伐齐战争。
公元前265年赵国的孝成王初立,太后执政,秦国乘机进攻赵国,转眼间就攻取了赵国两个城,赵国抵挡不住,就向齐国求援。
襄王答应出兵救援赵国,但是必须要赵国以长安君为人质,才肯出兵相救。赵国交出长安君后齐国便出兵击秦,齐、赵联军密切配合,打败了秦军,救了赵国。就在这一年,襄王辞世而去,其子田建继位,史称齐王建。
襄王在位19年,惨淡经营破旧河山。为君既有容纳诤谏的胸襟,又有易信谗言的狭隘;既有求才爱才的善举,又有疾贤妒能的劣迹;既有抵御外侵的抗争,又有援助邻国的友好。最终却没有遏止颓势,使齐国由坐观成败走向坐以待毙。
临淄城南,山区北部,在鼎足山三个山头的环抱之中,犹如山上之山的二王冢,是田齐侯剡和田桓公午之陵墓;牛山之东,耸立的山坡上,也均匀排列着四座高大墓冢,即田齐威、宣、湣、襄四个国君的陵墓,人称东方金字塔。
从此临淄当地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:齐王葬在三山口,临淄永世不为京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9

主题

115

回帖

920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92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7-30 09:13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十章  田齐王建



襄王的儿子齐王建即位以来,齐国已是风雨飘摇,因得到太后君王后的扶持而得到暂时安定,对中原虎视眈眈的秦国,这时候实行远交近攻策略,知道齐国大势已去,想方设法笼络稳住齐国,将矛头对准韩国、魏国、赵国等国,齐国才得以苟延残喘。
在秦国派兵攻打赵国时,王建坐不住了,与楚国共同出兵援救赵国。
秦昭襄王与大臣们计议说:“齐楚援救赵国,他们能紧密协作我们就退兵,不然我们就攻打他们。”
一大臣说:“大王分析的对。齐楚本就不是铁板一块,也就是耍耍嘴皮子罢了,他们是不可能真心全意救援赵国的。”
赵国因连年征战出现粮荒,要求齐国资助粮食,齐国国内自顾不暇,哪有什么多余的粮食借给赵国,王建一口回绝了赵国借粮的请求。
谋臣周子建议说:“不如答应借粮以使秦国退兵,不借粮秦军就不会退,这样秦国的计谋就能实现,而齐楚的计谋就失败。而且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,犹如屏障,就像嘴唇对于牙齿一样,嘴唇没有牙齿就寒冷。今日赵国灭亡,明日祸患就轮到齐国和楚国。再说救赵的事情,就像捧着漏水的缸去救烧焦的锅一样急切。救援赵国,是高扬道义,打退秦军,是显明声威。以道义解救将亡的国家,以声威打退强大的秦军,不致力于此种大事而斤斤计较粮食,这样为国家作打算可就错了。”
听完周子的意见,经过再三考虑,王建还是不答应借粮,说:“看到姑姑(赵国威后)的面子上,应该借粮给他们。可当年燕国率联军伐齐,赵国不但不施以援手相救,反而参与进去充当打手,几致我大齐国灭亡,我们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。”
赵国的主将廉颇依托有利地形,命令士兵说:“根据现在的状况,我军宜固守营垒,固守不出,疲惫秦军。”
秦军屡次挑战,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。赵孝成王对于廉颇坚壁不出、久拖不决颇为不满,几次派人责备廉颇。赵王开始并没想到,开战不久就粮草匮乏,廉颇拖了两个月,秦军包抄赵国后方,不断骚扰其粮道,让赵国雪上加霜,完全失去了主动权,导致赵国陷于外无援兵,内无粮草的绝地。
由于各方面的原因,秦军在长平之战中,大败赵军四十多万,继而包围赵国都城邯郸。



王建为了安慰姑姑,曾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,书信还没有启封,威后就问使者说:"今年的年成好吗?老百姓好吗?齐王好吗?"
使者没有领到封赏就有点不高兴,没想到她上来就问这些话,“王顾左右而言他”,耐住性子说:"下臣奉齐王的使命,出使到这里来,现在您不问齐王,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,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,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?"
威后知使者地位使然,也属于娘家人,心里生气也不好发作,说:"不是这样。假如没有收成,哪里有百姓?假如没有百姓,哪里有国君?因而有所问,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?"
威后进而又问他说:"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,平安无事吗?这个人做人呀,有粮食的人给吃,没粮食的人也给吃;有衣服的人给穿,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。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,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?”
使者已经听得有些不耐烦,但威后仍不急不躁发问:“叶阳子平安无事吗?这个人做人呀,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,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,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,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,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,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?”
威后见使者答不上来,并没有停止追问:“北宫氏的女儿婴平安无事吗?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,到老不嫁,来奉养父母。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,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让她上朝呢?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,一个孝女也不上朝,靠什么来统治齐国,做百姓的父母呢?”
最后,威后还在关注一个叫子仲的人,说:“这个人做人呀,对上不向国君称臣,对下不治理他的家,也不愿同诸侯交往,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人,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?”
威后不管不顾连连发问,使者一句都答不上来,场面尴尬,不欢而散。一个出嫁的女儿,在他国已经“多年媳妇熬成婆”,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齐国人,时时关心着齐国的命运。迫不及待问问问,可能是看到晚辈王建实在不成气候,才惹出威后这一连串的发问。
一天,秦王派使者送给君太后一副玉连环,并带着诡谲的笑容说:“听说齐国多智谋之士,不知道能否解开此环?”
君太后拿着雕琢在一起的玉连环问群臣:“秦王给我们齐国出了一道难题,有哪位大臣能解开此环?”
群臣你看我,我看你,面面相觑,谁也不知道如何解开这玩意。
大臣:“君太后,玉连环是雕琢在一起的,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玉件,怎么解得开?”
君太后:“难道满朝文武,就没人能解开玉连环吗?”
王建接过来拿在手中,左看右看,玉连环“叮咚”响,说:“你们是不是一个个粘起来的?”
秦使在一旁得意洋洋、不可一世:“齐王,若是那样的话,只能糊弄三岁小儿。”
就在这时,君太后白了王建一眼,对侍者说:“你去找来把锤头来。”
众人不知君太后要锤头何用,侍者一会儿找来锤头,她拿起锤子,朝玉连环狠狠砸去,霎时玉连环碎了一地,然后平静地对秦使说:“这么容易的事,解开个玉连环有什么难的!我想知道的是,你们秦国有什么好办法解开?”
秦使顿时呆若木鸡,暗暗佩服君太后的处事方法。
送走秦使,一家人共进午餐,菜品也很简单,几盘青菜外加红烧兔子头,主食是油旋,像车轮样一圈一圈,金黄酥脆。
玉连环的事情,被君太后轻易而举化解,王建吃饭也香了,吃得满头大汗。
君太后看着王建的样子,道:“吃饭大汗,一生白干。”
王建擦擦额头上的汗水,问:“我吃饭的时候,总是爱出汗,一生白干是啥意思呢?”
君太后:“说明你的身体比较虚弱的,要多补充营养。”
王建:“哦,那我让御膳房多给我弄点有营养的吃。”
“唉。”君太后听到此话,长叹了一声。
君太后躺在病榻上,对齐王建说:“事秦谨,与诸侯信。你这个君王,治理国家的能力欠缺。”
王建:“君太后,有您老人家在,孩儿无虞。”
君太后:“我已命不保夕,我担心身后你将怎么办。”
王建:“君太后不会弃我而去。”
君太后:“哪有长生不老的?我撒手人寰后,你可依托朝中有几个大臣,方能逢凶化吉。”
王建:“他们分别是谁?我记性不好,等我去拿竹简记下来。”
君太后看着王建离去的背影,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一会儿王建回来,问:“您老人家说吧,我记着。”
君太后咬着牙说:“嗨,你出去以后,所有的人名我都忘记了。”
王建哭丧着脸:“到底谁能辅佐我呢?”
君太后:“顺其自然吧,兴也罢,亡也罢,都是天意。娘再也不能帮你了!”
然后,一闭眼去了极乐世界。
王建自君太后死后,便任命舅舅后胜担任相国。没有了君王后的约束,后胜接受秦国间谍大量的黄金、玉器,派遣许多宾客到秦国,秦国给予这些宾客许多金玉,宾客回来都反而替秦国充当间谍,说一些符合秦国利益的变诈之辞。
相国后胜对齐王建说:“我们处在遥远的东方,不能招惹秦国,随它爱打哪国打哪国吧,不管我们的事,秦国每灭一国,我们可遣使入秦称贺,必定相安无事。”
王建不无忧虑地说:“别看现在相安无事,指不定哪天就轮到我们头上。”
后胜: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,目前不必杞人忧天。”
王建:“你作为相国,要多多考虑一下,若是秦国起兵来犯怎么应对吧。”
后胜:“那是那是,秦国想吞并我们大齐国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9

主题

115

回帖

920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92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7-30 09:14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

这年久旱无雨,齐国方圆百余里遭遇罕见旱灾。
王建命手下官吏寻找祈雨的能人,还张贴布告:谁能求得天降甘霖者,赏一百两银子。
有个叫荆茅的人得知此事后,回家告诉妻子说:“可惜我没有祈雨的本事,若能得到这笔赏银,堪称名利双收啊!”
妻子说:“这有啥难的,你赶紧去官府,就说三日之内,必能求来大雨。”
荆茅说:“天道难知,再说我也不会祈雨,戏耍官府不想要命了?”
妻子说:“你试试看呗,若真的下雨,那笔银子不就到手了嘛。求不来雨,不过是遭人耻笑而已,这算啥罪过啊?”
荆茅听信了妻子的话,犹犹豫豫来到了官府,听说来人能求来甘霖,于是就按照他所说的,打扫祭坛,摆上各种贡品。
荆茅在祭坛上装模作样,念念有词。
第三天,此地竟然大雨滂沱。
官民上下欢腾,官府除了一百两白银,又格外赏赐绸缎若干,吹吹打打把荆茅送回了家。
可不久,旱灾接连光临,官府于是征召荆茅祈雨。
荆茅大为惊慌,他知道自己祈雨属于瞎猫撞上了死耗子,这一回可不好糊弄了。他埋怨妻子说:“我本来没有祈雨的本事,是你唆使我去求雨。现在可如何是好?”
妻子说:“你当然没有祈雨的本事,埋怨我干啥啊?告诉你吧,我预知能下雨,是因为咱家厨房上挂的那些咸鱼。这些咸鱼已经挂了三年了,每当下雨前两三天的时候,这些咸鱼就会滴水,每一次都特别的准。你上次祈雨时,我就是看到咸鱼滴水,才敢鼓励你去的。这一次也不难,你把咸鱼挂在你居住的房间。如果咸鱼滴水,你就可以祈雨了,两三天后必定降雨。你到了那里就对官府的人说,你用的是五龙祈雨法,让官府命人铺张陈设,布置好祭坛祭品。若咸鱼一直不滴水,你就说祭坛布置得不对,器物不全,让他们重新改动,以此拖延时间。等到咸鱼滴水,你就登坛诵经,三日之内,一定能求得甘霖。”
荆茅不知老婆的话是真是假,半信半疑,硬着头皮,怀揣咸鱼,来到官府当天,悬挂在房间的咸鱼就滴水了。
荆茅见到官府的人,信誓旦旦表示,三天之内必能下雨。于是又让负责祈雨官员如何如何布置祭坛,准备若干祭品。当天夜里,果然天降大雨,官府重赏了荆茅一笔银子。
荆茅返回家中,告知了妻子,两口子喜出望外,乐得合不拢嘴。
宰相后胜知道此事后,把荆茅介绍给王建。
荆茅接到王建的圣旨,领着妻子来到了京城。
进了皇宫, 荆茅忽悠说:“至诚之道,就是能知道前五百年,后八百载……”
王建觉得荆茅很有儒雅之气,于是下诏封为“金马待招”,赏赐房屋,令其夫妻住在了京城。
某天,大内玉玺丢失了,王建大怒,命人火速寻找,同时命人拟旨,打算明日朝会时让荆茅预测是谁偷了玉玺。
偷走玉玺的太监大为惊骇,大半夜找到荆茅,哀求他保住自己的性命。荆茅于是让太监把玉玺藏在了某处墙壁角落,以尘土掩埋。
次日早朝,王建问荆茅如何能找到玉玺。荆茅回答说:“玉玺其实没有没有失窃,是某个小太监不小心,遗落在某处墙壁下的尘土之中。”
王建派人去找,果然找到了玉玺。王建大喜,再一次重赏荆茅,饶了那个小太监。
朝廷中也不都是傻子,有大臣早就看出了荆茅故弄玄虚,于是弹劾他犯有欺君之罪。
大臣说:“请陛下在木匣中藏一宝物,当着臣的面,让荆半仙猜猜看是什么。他若能猜出来,算是真有至诚之心。若猜不出来,请陛下从严惩处,不要再让他蛊惑陛下!”
王建于是召见荆茅,取出木匣,让荆茅猜猜里边装的是啥宝物。
荆茅大为惶恐,拜伏在地上,小声嘟囔一句:“今日我算是死定了!”
因为距离御座较远,王建没有听清,说道:“你说是啥宝物?”
当年那个盗窃玉玺的小太监正巧在一旁,宝物就是他装在木匣中的。
小太监跑到御座前说:“荆半仙说,木匣中是一只金猫。”
王建笑着对身边的大臣说:“爱卿一直以为荆半仙有诈,今日觉得咋样啊?”
王建随即命太监打开木匣,果然是一只金猫。



正在齐国内忧虑万分的时候,秦王命蒙恬、任嚣起兵三十万,直逼齐国。
齐王建此时此刻并没有坐以待毙,而是迅速调动主力二十余万大军,兵发西线高唐,隔黄河抵御秦军。
黄河岸边,旌旗猎猎。黄河之水,巨浪翻滚。
高唐是齐国五都之一,与赵国灵丘隔着一条黄河,战略上主要是防御赵军的进攻。赵国常年在灵丘囤积粮草和物资,并且建造大量渡河的船只器具,赵国历来将这里作为突破齐国的一个发起点。当年五国伐齐,乐毅也是选择在这里登陆齐国本土。
齐军屯重兵在高唐,援军也很快赶到,力求将秦军挡在黄河以西。
守将对兵士说:“我们齐国若丢了高唐,不但丢失五都之一,后面就只能退守济水,将重演当年五国伐齐的局面。”
一兵士道:“有将军带领我们把守此地,秦军还能飞过来不成?”
守将:“高唐的布防,通过几十年的建设,已经相当完备,包括附近另一个五都之一的平陆,也可以迅速派出援军。因此高唐的防御,毫不夸张地说,为固若金汤之地。”
高唐对岸的灵丘,蒙恬巡视在黄河岸边。
蒙恬信心满满地对将士们说:“这里渡河器具和粮草物资充沛,而且是攻齐最短路线。如果舍弃这里,从其他地方攻齐,搬运这些器具和物资,至少得花上两三个月,齐国当然也会有所应对。我们不能舍近求远,延误战机。”
将军任嚣道:“秦国几年内已经灭掉了五国,如今将士摩拳擦掌,只等给我们加官进爵呢。”
然而,谁都没有料到,蒙恬与任嚣从春天到盛夏,秦军数次渡河均告失败,用了很多办法,与齐军对峙三个多月,伤亡不小。在齐国这条“马奇诺防线”跟前,秦军恃勇轻敌,几乎毫无进展。
秦王从前方传来的消息知道,蒙恬与任嚣遇到了难啃的骨头,为帮助蒙恬打开缺口,他对王贲说:“你赶快赴燕赵旧地,统领五万人马南下,从另一个方向渡过黄河,威胁齐都临淄。等齐军从高唐撤离回援临淄,蒙恬再挥师渡河,一举击败齐军主力。”
王贲:“燕赵旧地召集人马,除去伤亡和留守的,人数已不足五万。这点人马要攻克临淄,是完全不可能的。”
秦王:“你要明白我的意思,意图是让你率军吸引齐军主力,给三十万蒙恬军创造机会。”
王贲得令统兵南下,长驱直捣,如入无人之境,渡过济水,兵临临淄城下。
临淄超级大都市,七万户,五十万人口。城内外有守军近十万,即使已经抽调部分去西线,仍然超过六万人。
急切之下,王贲怎么也攻不破临淄。
这个时候,齐王建对相国后胜说:“我们按兵不动,保持现状,分两处抵御秦军。”
后胜:“这种方式短期是有效的,但长期与秦军耗下去,对方援军多,齐军总是耗着也不是办法。”
齐王建:“再就是可以从高唐调来一支军队,会合临淄守军,利用绝对的人数优势,先将王贲军歼灭,到时候蒙恬军也必然不战而退。”
后胜:“依我看,大势已去,一切无谓的抵抗,都是徒劳的。”
齐王建还在犹豫的时候,王贲派来使者,给了他一种选择。
使者向齐王建许诺说:“只要齐国开城投降,可担保秦王给齐王建五百里地作为封地,安度晚年。”
齐王建听到这话心动了,问:“此话当真?”
使者说:“秦王一言九鼎,怎能拿此种事情当儿戏?你放心吧,保证你的人设无忧,保证不再让子民生灵涂炭。”
在使者的一番花言巧语之下,齐王建妥协了。至于王贲的话到底可信不可信,他也顾不得了,有个台阶下,总比没有好。
于是临淄城头变换大王旗,齐国开城投降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9

主题

115

回帖

920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92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7-30 09:17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

王建在后胜的建议下,到秦国朝见秦王政。西门司马官横戟挡在他的马前,说:“请问,我们是为国家立王呢?还是为大王您而立王呢?”
齐王说:“为国家。”
司马官说:“既然为国家立王,那么,您为何要抛弃国家而去秦国呢?”齐王便调转头回宫去了。
即墨大夫因为西门的司马官劝谏王建听从了,于是进宫拜见说:“齐国土地方圆有数千里,大军数十万。赵、魏、韩三国的大夫们都不愿为秦国谋利,而在东阿、鄄城两地之间聚集了百数十人。大王如果与赵、魏、韩三国联合,就有10万之众,能收复三国被秦国占领的失地,还可以攻进秦国东边的临晋关;楚国大夫也不愿意为秦国谋利,在我国南部的城南之下聚集了百数十人,大王如果和楚国联合,又有十万大军去收复楚国被秦国占领的失地,还可以攻进秦国南边的武关。这样,齐国强大的威势就可以建立,还可以灭掉秦国。您舍弃称王于东方的机会,却甘愿向西方听命于秦,我认为大王这样做实在不足称道。”
王建在犹豫了一段时间后,带一班人马去天齐渊祭天,他对着天之腹脐、五泉并出的流水说:“齐所以为齐,以天齐也。今孤王要去秦地,生死吉凶完全听命于天。”
秦王在咸阳设酒款待这个没有头脑的齐王。
秦王政把王建视作无用之人,安置在边远的共地,居处在荒僻的松树、柏树之间,不给供给他食物,最终活活饿死。
齐人为此作了一首歌谣:“松树啊!柏树啊!让齐王死在共邑的,就是那些善于变诈的宾客啊!”



秦末,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,出身齐国贵族的田横,与兄田广、田荣也反秦自立,先后占据齐地为王。
项羽称西楚霸王后,大封诸侯。田荣因负项梁未出兵助楚,项羽心怀不满未封其为王,遂联络赵将陈余反楚。项羽十分恼怒,起兵北伐。齐王田荣被打得大败,逃跑到平原,平原人把田荣杀死了。项羽烧毁荡平了齐国都城的城郭,一扇王宫大门被烧塌的瓦砾覆盖埋在地下,楚军所过之处都大加屠戮,齐国人无法忍受,互相聚集起来反叛。
田荣的弟弟田横,收募起齐国的散兵,得到好几万人马。反过头来在城阳攻打项羽。而在这时,汉王刘邦带领诸侯的军队击败楚军,进入彭城。项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,就放开齐军回去,在彭城对汉兵发起攻击,接着就是与汉军的多次交锋,在荥阳相持不下。因此田横再次得以收复齐国大小城邑,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,田横自为丞相辅佐。既不朝楚,也不附汉。
田横平定齐国三年之后,刘邦消灭了项羽,就自立为皇帝,便派郦食其到齐国,向齐王田广和丞相田横游说,要他们归顺汉朝。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,列举了天下大势和各种利害得失。郦食其的游说很能打动人,田广和田横俩兄弟一合计天下大势,识时务者为俊杰,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”的霸王项羽,眼看日薄西山、屁滚尿流,为眼下计,何愁来日不能鲤鱼打挺,合计来合计去,还是暂时归顺刘邦为好,并自废武功撤去了守备。
这时那个不可一世的韩信,正在指日可待收复齐国的时候,听说郦食其不费一兵一卒便为刘邦得到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,心中的五味瓶被击碎一地,不能看着眼睁睁手到擒来的功绩被一个文弱书生独享,一声号令,立即出动大军攻打已经准备投降的齐国。
齐国君臣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怒烧丹田,田横以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,便对郦食其说:“如果你能阻止汉军进攻的话,我让你活着,若不然的话,我就要烹杀了你!”
郦食其听后哈哈大笑说:“干大事业的人不拘小节,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别人责备。老子不会替你再去游说韩信!”
虽然儒生的嘴巴上下两重天,实际情况无法自圆其说,怒不可遏的田横立即烹杀了郦食其,无奈之下,率众东逃投靠了彭越。
刘邦消灭群雄,统一天下,田横眼看国破家亡,回天无力的他同五百将士被逼困在一个孤岛上。刘邦担心日后为患,便下诏令说:如果田横来投降,便可封王或侯;如果不来,便派兵去把岛上的人通通消灭掉。田横为了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,无奈之中便带了两个部下离开海岛向京城进发。但到了离京城三十里的地方,田横便自刎而死,遗嘱同行的两个部下拿他的头去见刘邦,表示自己不受投降的屈辱,想用这种方法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。
刘邦用王礼葬他,并封那两个部下做都尉,但那两个部下在埋葬田横时,也自杀在田横的墓穴中。刘邦知道田横手下还有五百人在海岛上,又派人去招降,但他们听到田横自刎,便相约一起蹈海而死。
太史公司马迁感慨地写道:“田横之高节,宾客幕义而从横死,岂非至贤!”
(全文连载完毕于癸卯年己未月己丑日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5

主题

49

回帖

463

积分

中级会员

积分
463
发表于 2023-8-4 05:28:08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宣公糊涂蛋,越看越生气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更多主题

作家报(鲁ICP备18040151号-9)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作家论坛|报坛|网络作家网|网络作家网|网络作家网|作家报论坛 ( 鲁ICP备18040151号-9 )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4-4-29 03:18 , Processed in 0.102665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